传统的制法,地道的口味,手工元宵现做现卖,口感新鲜,为民众的年味增加甜蜜。 韩俊媛 摄
这让几代人念念不忘的传统味道,是传统手工元宵制作手艺人吴百中坚守了30余载的情怀。传统的制法,地道的口味,手工元宵现做现卖,口感新鲜,为民众的年味增加甜蜜。
“磨粉、做馅料、沾水、滚制,少一步都不行。”吴百中介绍,手工元宵制作看着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要想元宵好吃,首先得把馅做好。”
“经过炒制的芝麻、花生等捣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盆中拌成馅料,再制成馅块儿。”吴百中说,自己磨面,不加任何添加剂,这样做成的元宵在沸水里越煮越香,吃起来松软、不粘牙,甜度适中,馅足汁多。
不同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元宵品种,吴百中制作的传统手工元宵主打黑芝麻馅和五仁馅,馅料全部由他手工制作,每颗元宵都馅料饱满,一口咬下去能清晰看到其中的材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制作工艺逐渐实现全自动机械化,虽然市面上的元宵种类越来越多,但传统手工元宵还是备受大家青睐。”每年,吴百中从正月初二就开始现场制作、售卖手工元宵,“一天能卖500袋左右。”
“舍不得丢弃这门老手艺,希望将传统美食文化发扬光大,把传统的味道传承下去。”吴百中说,手工元宵承载着几代人儿时的记忆,吃着传统手工元宵,更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完)
湖南:降耗能助力产业链******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⑦】 光明日报记者 龙 军 12月25日,记者走进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在中石化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建设现场,19家施工单位的1万多名施工人员分布在数十个项目单元,同步开展作业。 来自黑龙江七台河市的焊接工人王志凯,在现场施工作业已有9个月。他说:“能参加这个宏伟的重点项目建设,打心底里自豪。” “2020年12月,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获中国工业大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国内己内酰胺自给率升至94%。”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邬智勇告诉记者,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总投资153.5亿元,占地2600余亩,建成后,己内酰胺产能将从30万吨提升至60万吨,单位产量能耗降低20%,环保标准将大幅度提高。 汽车产业是长沙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在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一台台新款“海洋”系列新能源车还未下线就被订购。 湖南省工信厅负责人说,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老三样”逐步成长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后,湖南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新三样”,苦练内功打造新引擎,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日前,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株洲市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跻身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加上此前胜出的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湖南已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三。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01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